“非典時,大家保護我們‘90后’,;17年后,,我們‘90后’要保護大家?!弊罱?,一位抗疫一線“90后”護士的話,在社交媒體被大量轉發(fā),。
逆行的背影,,剪短的頭發(fā),一張張被口罩和防護服悶到過敏的臉,,在各行各業(yè)筑起堅強后盾的年輕脊梁……面對這場突如其來的大考,,一群群“90后”甚至“00后”挺身而出,每一幕都讓人印象深刻,。
長輩眼中的孩子,,這次沖在了最前面?! ?/span>
01
在20多歲的年紀,,遭遇了一場硬仗
“你多大了?”“97年的,?!薄斑^來害怕不?”“剛來的時候害怕,,過來看到這種局面,,反而不害怕了?!薄盀槭裁??”“感到身上的使命感更強了,。”“來的時候家人擔心嗎,?”“來的時候沒告訴他們,,但是前幾天我父母知道了,然后我爸我媽給我打電話,,那是我第一次見我爸哭,,在我面前?!薄敖o家里人報個平安吧,!”“我不想哭,我的眼淚在眼睛里打圈,,我哭的話護目鏡就花了,,就干不了事情了,對不起……”

最近,,與央視記者在病房的一番對話,,讓22歲的護士朱海秀上了熱搜。朱海秀,,河南嵩縣人,,去年7月大學畢業(yè)后,在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(yī)院內(nèi)科ICU從事護士工作,。大年三十晚上,,她隨廣東援助湖北醫(yī)療隊奔赴武漢,是全隊年齡最小的隊員,。

武漢漢口醫(yī)院,,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(yī)院內(nèi)科ICU護士朱海秀在核對醫(yī)囑。
在馳援日記里,,朱海秀寫到:“每每一閉眼,,腦海里就浮現(xiàn)出一個個病人的模樣”,“背后不知有多少家庭在等著我們呢,!”每天,,她都在換班前提前1小時到醫(yī)院,穿好防護設備,,開始高強度工作:為病人量體溫,、分發(fā)藥品、記錄病情,、打掃衛(wèi)生……幾天下來,,她的眼圈黑了。父親朱建偉在電視上看到了女兒步履匆匆穿梭于各個病房的身影,,他哽咽了:“沒有一天不擔心,,但是也為她驕傲,!”網(wǎng)友感慨:“這是中國年輕人該有的模樣?!?/span>
“在請戰(zhàn)書上按下紅手印的那一刻,,從醫(yī)的意志更加堅定了?!臂⒚餍?,25歲,兩年前進入貴州醫(yī)科大學第三附屬醫(yī)院重癥醫(yī)學科干護士,。疫情發(fā)生后,,他兩次請戰(zhàn),。
1月28日,,邰明幸抵達湖北?!跋嘛w機那一刻,,看到‘封城’后的武漢,心里有過惶恐,。進入病房后,,卻沒再感到害怕。時時在想:怎么跟醫(yī)生做好配合,,怎么給病人做好治療,,怎么讓自己所在的重癥醫(yī)療小組更有效率地運轉?!臂⒚餍艺f,。
20多天來,邰明幸一直戰(zhàn)斗在鄂州二院的隔離病房,,主要任務是護理危重癥病人,。“在25歲的年紀,,遭遇了一場硬仗,!”邰明幸顯得很淡定,他說眼下各種困難差不多都克服了,,也沒去想這場仗還要打多久,,只期待“盡自己最大的努力,把能做該做的事情做好,!”
02
他們已經(jīng)長大,,可以扛起責任、擔當家國天下
2月17日,,在鄂州二院的隔離病房,,邰明幸聽到了主治醫(yī)生與患者的對話:“老爺子,,您家屬想幫您轉院,您是怎么考慮的,?”“不轉了,、不轉了(邊說邊搖頭),有你們照顧,,我現(xiàn)在好多了,。”那一刻,,邰明幸很幸福,。

鄂州二院的隔離病房,貴州醫(yī)科大學第三附屬醫(yī)院重癥醫(yī)學科護士邰明幸在幫患者吸痰,。
“這是一位70多歲的重癥患者,。入院后,他一直嘀咕著要轉到條件更好的醫(yī)院,。當時,,他處于絕對臥床階段,抬手說話都會喘大氣,,晚上經(jīng)常因為咳嗽,、缺氧醒過來。我們擔心他在轉院過程中病情惡化,,就耐心做他的工作,。”邰明幸說,。
“除了給他治療,、幫他減壓,哪怕在半夜,,我們也有人給他喂水,,關注他的排泄情況。到了白天,,再幫他洗臉擦手,、喂藥喂飯?!臂⒚餍艺f,。
“他說最近感覺好多了,睡覺踏實了,,食欲上來了,,呼吸也不困難了,很感謝你們,。這讓我很感動,。病人的好轉,,讓我們獲得了作為醫(yī)務人員的最大回報?!臂⒚餍艺f,。
和邰明幸一樣兩次請戰(zhàn),遼寧省營口市中心醫(yī)院30歲的年輕醫(yī)師左中印,,終于在2月9日馳援武漢雷神山醫(yī)院,。他在馳援日記里寫到:“與我同行的戰(zhàn)友中,有很多‘90 后’,,他們不再是 2003 年非典時期需要精心保護的那群孩子,,他們已經(jīng)長大,可以扛起責任,、擔當家國天下,。”

武漢雷神山醫(yī)院,,遼寧省營口市中心醫(yī)院30歲的年輕醫(yī)師左中印在詢問患者病情,。
左中印見證和參與了遼寧醫(yī)療隊從接管雷神山醫(yī)院17個病區(qū),到爭分奪秒進行準備,,再到全部開放接診的過程。目前,,他們收治了660多名患者,。左中印他們要做的,可不僅僅是治療,?!昂芏嗷颊吣挲g偏大,到了隔離病房,,有的電話不會打了,,有的電視不會用了,有的廁所堵住了,,都得幫他們解決,。還有一個大娘,自己動不了,,就得扶起她來給她喂飯喂藥,。”左中印說,。
“這些天在武漢,,總在不停地被感謝。每次查房,,患者都要說謝謝,。超市的店員,、雷神山醫(yī)院周圍施工的工人、武漢的市民,,都在感謝你,,突然感覺你被這個世界需要了。這在過去是從未有過的體驗,?!弊笾杏≌f?! ?/span>
03
很難說未來還會遇到什么更大的事,,但鋼鐵就是這樣煉成的
韓振中,今年27歲,,湖北省宜昌市中心醫(yī)院ICU護士,。1月26日,馳援武漢金銀潭醫(yī)院ICU的第3天,,正在護理重癥患者的他,,手被劃破出血!
“巡視病房時,,我發(fā)現(xiàn)一位患者心率下降,,眼看就要心臟停搏,立即對他進行床邊搶救,。我給他注射了腎上腺素,,然后進行20分鐘的心肺復蘇,他的心率終于恢復,。這時,,主治醫(yī)生也過來了,我把患者交給他,,去護理其他人,,忽然發(fā)現(xiàn)手套上有血跡,出血的地方手套被劃開了口子,?!表n振中說。

“我趕緊離開病房,,擠血,、消毒、包扎,、上報護士長,。第二天,我去做了核酸檢測;第五天,,做了CT檢查,。目前,沒有檢測結果顯示我被感染,?!表n振中說。
武漢金銀潭醫(yī)院,,湖北省宜昌市中心醫(yī)院ICU護士韓振中在給患者喂飯,。
“這次抗疫,我們戰(zhàn)勝了這么多困難,。很難說未來還會遇到什么更大的事,,但鋼鐵就是這樣煉成的?!表n振中說,。
“哪有什么白衣天使,不過是一群孩子換了一身衣服,,學著前輩的樣子,,治病救人、和死神搶人罷了……”說起這句近來廣為流傳的話,,左中印糾正道:“不不不,!我們第一批‘90后’已經(jīng)30歲了,不是孩子了,!”
左中印的母親袁革也感慨:“過去在跟前,,沒有感覺。沒想到他這次能挺身而出,。他說在雷神山,聽患者熟睡的鼾聲,,是自己一天中最安寧的時刻,;他說以后一定要盡可能多地去理解和心疼患者。成長像是在瞬間發(fā)生的事情,。既是生理年齡到了,,也是社會責任的接力棒傳到了他們手中?!?/span>
其實不光在出生入死的病房,,在爭分奪秒的工地,在嚴防死守的社區(qū),,到處都有“80后”“90后”的身影,。父母眼中那個永遠長不大的孩子,好友眼中那個“不靠譜”的玩伴,,早已成為守護家人健康,、構筑生命防線的有力臂膀,。(中央紀委國家監(jiān)委網(wǎng)站 韓亞棟)
來源鏈接地址:https://mp.weixin.qq.com/s/6n8pSFin-aYuu3OJYcgp-Q